大件運輸一般是指對大設備的運輸配送。大件是在重量、體積上占有優勢的物品。在運具上,大件物品有嚴格要求,不是一般的運輸車輛可以完成運輸的,需要用到特殊的運輸工具來完成。過限設備(貨物)是指裝載輪廓尺寸過車輛限界標準;過重設備(貨物)是指車輛總重量對橋梁的作用多過設計載重。許多大件運輸公司都是以經營大件和特種貨物為主的知名企業,在市場上已經享有很高聲譽。但是,盡管如此,在許多大件運輸公司的日常運營中扔存在大量的問題,比如:運輸方案評價指標單一、評價方法過于簡單。那么大件運輸公司該如何改善自己的營運呢?
1 健全評價指標體系
鑒于大件運輸方案指標的屬性,本文將評價指標體系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為可量化的客觀因素,另一個部分為不易量化的主觀因素。不易量化的主觀因素有技術性因素,如牽引車組的可靠性(主要考慮牽引車是否有足夠的動力性和牽引車驅動輪是否有足夠的附著力)、環境保護的要求(是否因移除樹木等對環境保護造成影響)、道路橫縱坡通過性(由于大件貨物外形尺寸大且質量重,在通過道路橫縱坡時極易發生翻車事故,坡道坡度越大,車輛行駛可靠性越差)、彎道通過性(主要考慮運輸車組的轉彎半徑)、橋梁通過性(主要考慮大件運輸車組通過相關橋梁的情況,若橋梁的承載能力大于運輸車組的總重,則運輸車組可以通過橋梁)。對于可量化客觀因素主要有經濟型因素和時效性因素,比如:運費(單位里程的燃油費和公司工作人員的基礎工資)、道路排障費(即雇傭臨時工的費用以及專業護送人員的費用)、行駛時間(正常的行駛時間)、其他時間(由于車輛發生故障等因素在路上耽擱的時間)。
2 優化企業內部結構
建立實時監控系統。一方面在企業內部通過建立實時監控體系,在為大件運輸保駕護航的同時提升企業品牌的競爭力。運輸任務計劃先由協調中心作出,在、成本和準時兼顧的原則下優化線路,形成新的運輸計劃和各個小組的工作內容。重點細化可能出現的突變情況下的應急響應流程,增強實施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應該積極推動行業內公路、橋梁等相關信息公開。公路、橋梁等相關信息的獲取是大件運輸企業業務開展的基礎之一,也是當前大多數企業反映實際運營業務中存在數據獲取困難的問題。本文認為,未來應結合大件運輸信息平臺,推動建立公路、橋梁信息技術數據公開,并定期進行相關信息的更新和發布,以便企業編制運輸方案、計算車輛的道路承載情況、核算運輸成本以及辦理相關審批手續。
通過以上內容可知,不論是什么行業,都要制定相應的行業規范,維護市場各方利益。目前,我國從事大件運輸的企業數量眾多。其中除了一些比較知名的大件運輸公司,還有數百家中小型大件運輸公司,從整體來看存在大件運輸操作過程不規范,無法滿足客戶需求的問題。提升大件運輸經營活動規范化程度成為大件運輸企業自我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同時也是大件運輸托運人選擇承運人的重要考量內容。